13480610575,

14776264685,

清华大学最新权威研究:全球塑料生产、使用和弃置及塑料贸易图谱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5-04-14 | 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禁令影响:2018年前中国连续25年为全球最大废塑料进口国,禁令后全球贸易转向东南亚(如马来西亚、越南)。

四、全球和区域塑料生产数据

主要生产国/地区(按占比排序):

中国32%(1.28亿吨);其他亚洲地区15%(6000万吨);美国14%(5600万吨);欧盟28国14%(5600万吨);中东5%(2000万吨);印度5%(2000万吨);非洲4%(1600万吨);日本3%(1200万吨);其他地区8%(3200万吨)

主要聚合物(按产量排序):

聚乙烯(PE)26%(1.04亿吨)、聚丙烯(PP)19%(7600万吨)、聚氯乙烯(PVC)13%(5200万吨)、聚氨酯(PUR)5%(2000万吨)、聚苯乙烯(PS)5%(200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800万吨)、其他未列明聚合物约30%(1.2亿吨)

再生与生物塑料:

二次塑料(再生塑料):9%(3600万吨);生物塑料:0.5%(200万吨)

五、全球和区域塑料消费数据

a按国家和聚合物类型划分的全球塑料产量分布。b按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全球塑料消费分布及全球塑料应用。

c各地区塑料消费量及人均塑料消费量(各地区/国家的塑料消费量以Mt/y表示,人均塑料消费量以kg/cap表示)。d人均塑料产量与人均塑料消费量的比较(值以kg/cap为单位)。

图3: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趋势。


1、总消费量分布

按国家/地区占比(占全球消费总量):中国20%(全球最大消费国);美国18%;欧盟28国16%;其他亚洲地区12%;中东7%;印度6%;非洲5%;日本4%;其他未列地区约12%(因四舍五入或未明确分类)

2、人均消费量对比

人均消费量排名:美国216公斤/人(全球最高,塑料占市政固体废物12%,其中塑料容器和包装是塑料废物的主要来源);日本129公斤/人;欧盟28国:86.6公斤/人。

六、全球塑料回收率停滞:挑战与解决之道

研究表示,全球回收率仍然停滞不前,与之前的估算相比几乎没有进展,仅占原生塑料的9%。在收集和分类的7500万吨中,仅有3800万吨被回收。

研究分析了几个限制全球回收实践进展的核心挑战:塑料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主要问题之一,包括不同类型、等级和添加剂。

废塑料的污染(如食物残渣、标签和其他杂质)进一步削弱了回收工作,这些污染物会降低再生材料的质量,并在回收设施中造成操作难题。经济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油价波动,原生塑料的成本通常低于再生塑料,阻碍了对回收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资,导致低回收率的循环。

该报告还指出,目前缺乏促进产品设计以提高资源效率的机制,许多产品难以被有效拆解或回收,甚至由于使用了已被禁止在产品中使用的添加剂,而无法进行回收。因此,在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和标准化是提高塑料回收率的关键。

更多关于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中国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其他热门报告请点击以下链接




动图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