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韦伯咨询: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5-01-22 | 564 次浏览 | 分享到:
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版《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减产联盟成立后,硅片企业开工率由 57%下降至44%,预计产量将落在44 -45GW 区间,硅片库存压力有所减轻。

(3)电池环节

2024年 H1 国内组件集采招标容量约为 131.4GW,其中 N 型组件招标量已达 93.6GW,占比71.2%,同比增长 24.7%。

预计2024 年底 TOPCon 电池产能约 800GW,BC 及 HJT 电池名义产能或未能开满。

电池环节集中度低,2024年CR5产能仅 45.8%,CR10产能占比78.0%。电池开工率和下游组件开工率高度相关,11月电池企业信心提振,开工率为 58.92%,总排产量 54.44GW,环比增加 6.93%。

2024年电池总产能1200GW,2025年总产能1237GW。

(4)组件环节

2023 年以来,N 型 M10 组件价格从1.86 元/W 跌至0.7元/W 以下。CPIA测算 N 型 M10 双玻组件最低现金成本0.68-0.69元/W,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 9%。

预计2025年组件出货 CR6 约达76%,晶科 / 隆基 / 天合 / 晶澳 / 阿特斯 / 通威 2025年分别出货 110-120/90-
100/90-100/90-100/50-60/60-70GW。

美国贸易限制升级,2024年来美国政府将301 税率上调至50%,201税率为 14.25%,取消东南亚双面组件关税豁免,并启动双反调查。

各企业在美国及中东等东南亚以外海外市场扩产,如晶科能源在沙特阿拉伯投资9.85亿美元建设 10GW 电池及组件产能。

(5)玻璃环节

2024年底预计福莱特 / 信义产能约23000吨/32200 吨,预计2025年福莱特、信义产能将超过3万吨 / 日。

工信部政策使光伏玻璃产能约束趋严,价格压力下玻璃企业亏损面扩张,头部企业进行停产减产,实际产能已下降至8-9万吨 / 日。

2024年下半年玻璃库存持续增加,截至2024 年11月15日,32/2.0mm 玻璃价格分别降至20/12 元/ 平。

(6)胶膜环节

行业产能扩张趋缓,福斯特2025年泰国2.5亿平投产,26年有2.1亿平产能将投产,海优新材越南地区5000万平投产。

胶膜行业产能过剩,福斯特龙头地位稳固,成本优势显著,领先二三线厂0.5-1 元。粒子产能略微过剩,EVA粒子价格低位震荡,2024年国内产能充足,成本略有降低,POE粒子国产化指日可待。

(7)逆变器环节

2024年国内大储高增长,预计新增装机70GWh +,同增40% +,2025年有望持续稳健增长,预计同增20%+。

美国大储项目储备丰富,预计储能装机超35gwh,同增50% +;欧洲大储高增,英国2024H1装机 0.44GW,全年预计新增装机 3GW,欧洲 2024/2025 年储能预计达 7/14gwh,将同比翻倍增长;中东项目储备丰富,2024 年预计新增项目 12GWh 以上,2025 年预计翻倍增长至 30GWh。

2024Q3传统户储市场需求平稳,乌克兰贡献增量,2024Q4预计维稳,2025年全球户储保持平稳增长。

(8)跟踪支架环节

外商主导跟踪支架市场,国产加速全球化布局,国产厂商在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占优势。

中信博、天合、意华等国产厂商分别在印度、巴西等地布局产能,意华等在美国设立产能为海外公司代工。

钢价回落,随组件价格降低,跟踪支架渗透率提升,新兴市场国内企业渠道占优势,2024年盈利预期改善。

(9)银浆环节

TOPCon银浆加工费降至500-600 元,OBB 技术运用使TOPCon银耗量降至底部,HJT 和 BC 技术迭代单瓦银耗较高。

铜浆金属化成本比银浆少约4分/W,铜地壳含量是银的850倍,20摄氏度时电阻率仅比银高5%。

三、光伏新技术分析及展望

1、TOPCon 技术

渗透率加速提升,2024年11月已达近80%,预计年底产能近800GW。0BB 技术逐步导入,可降低银耗、提高功率、提升良品率,反映在各环节损益呈现参差,如银浆价值量下降、胶膜(覆膜方案)增加承载膜等。

晶科10月发布TOPCon3.0产品,组件转换效率达24.8%,天合光能i-TOPCon Ultra 实验室效率高达26.58%,组件效率将达24.8%、瓦数瞄准670W产品,TOPCon电池持续提效潜力仍在,未来1-2年有望看到 28% 以上量产效率。(0BB量产导入进度)

2、BC 技术

已有50GW+产能,预计2024/2025年底将达到58/100GW+,隆基已有38GW / 爱旭 18GW 在产,晶科规划2-3GW 扩产。

当前BC电池量产效率最高,非硅成本已降至约0.23元/W,量产组件瓦数 650W+(满屏组件 680W),双面率已提升近 75%。

在华能首个GWBC 组件招标中,标段三BC的中标候选人隆基绿能投标报价82000 万元,单价0.82元 / W。

3、HJT 技术

新上产能基本配备双面微晶工艺,测试效率多在 25.5% - 26%,头部企业首个 GW 级中试线效率优异,截至 2024 年8 月 210 版型平均组件功率 744W,最高功率达 748W,较同版型 TOPCon 功率高 2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