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响特指电气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声音从音频信号源到入耳需要经历音源提取并解码、音频信号处理、音频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的流程。
按此流程,电子音响大体可以分为:音源设备、音频信号处理设备、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声音还原设备或播放设备等。
图表1:电子音响主要类别及细分产品梳理
随着流媒体音乐和其他音频的推出,无线流媒体技术、音频传输技术、智能语音控制技术等音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新一代电子音响产品的形态更加多样化。
电子音响行业的上游为电子元器件、电声器件、精密组件、塑胶五金件、电池、线材等零部件行业;中游主要为音频电声设备制造厂商;下游主要为音响品牌商,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商等。
电子音响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家庭音响、个人消费电子、车载音响、商业娱乐、专业舞台等。
图表2:电子音响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概况
我国电子音响行业起步于1979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自1999年开始,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产值已达2,069亿元,2006年后行业整体发展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至2023年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约3,628亿元。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音响设备行业目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近五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为3.10%。
图表3:2017-2023年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亿元,%)
家用音响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家庭娱乐,包括家庭高保真音响、家庭影院音响、家庭定制安装音响等。
“高保真”一词来源自英文“HighFidelity”,因此高保真音响亦被称作Hi-Fi音响。
高保真音响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家庭音乐欣赏,目标客户群体通常是追求卓越音质的音乐发烧友。
随着家庭高保真音响朝着轻便化、智能化发展,新型无线Hi-Fi一体式音箱逐渐进入市场,将传统的一套音响系统集成于一个音箱内,降低了用户门槛并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便捷的高保真音乐体验。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高保真音响市场规模可达1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75亿美元,2023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8%。
图表4:2017-2025全球高保真音响市场规模及预测(亿美元,%)
随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音频处理及传输技术的精进、消费者对音质要求的提升、音频应用场景的不断延展,家用高保真音响的需求和渗透率将持续上升,带动市场空间持续增长。
在新的技术发展浪潮下,电子音响行业利用掌握的音频技术、传输技术、物联技术和云服务技术,不断创新开发出适于特定人群和使用场景的创新音频产品,使用户与智能音频产品之间的交互更加智能化,故创新音频品类应运而生。
目前创新音频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音箱、交互式产品、智能穿戴式产品、电竞音响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和市场,驱动行业蓬勃发展。
1、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智能音箱集成了人工智能处理能力,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技术完成语音交互。
智能音箱超越了传统音箱播放音乐的功能,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智能音箱可以视作以语音交互为界面的新型家用计算设备和智力生产力的载体。
2022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达161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59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预计复合增长率为9.98%。
图表5:2022-2027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及预测(亿美元)
2、以“交互+硬件”为核心的智能音频产品用户粘性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用户获取音频的方式由传统的线下播放逐渐转变为在线流媒体播放,播放终端也由收音机、MP3等传统音频产品逐渐演化为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智能音频产品。
音频的展现形式日渐丰富,涵括了音乐、有声读物、播客、精品知识分享、音频直播等。
丰富的音频形式跨越了不同年龄层与职业的界限,且具有极强的陪伴属性,可以消除用户的孤独感并带来正面的情绪价值,因此近年来全球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Statista发布的数据:在线音频市场包括音乐、电台(含在线电台)及播客等。
2023年,全球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为978亿美元,2027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长率为3.91%,市场空间广阔。
图表6:2020-2027年全球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及预测(亿美元)
电子音响设备制造行业主要竞争参与者包括品牌商和制造商两大类。
品牌商主要专注于品牌升级、产品规划定义,产品营销、售后等服务;制造商主要从事音频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等重要环节。
按照受众群体分类,电子音响行业品牌商可以分为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及高性能音响品牌。
其中,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具备受众较广、单价较低的特点,占据市场主要份额;高性能音响品牌受众群体小但产品单价相对较高。
据Statista全球消费者调查,从市场份额来看,全球音频行业的龙头品牌商包括索尼、亚马逊、Bose、JBL、三星、飞利浦、罗技等。
图表7:全球音频行业的龙头品牌商市场份额占比及竞争格局
在高性能音频细分领域,行业内领头品牌商包括Sonos、B&O、B&W、Bose、Marantz、Denon、NAD、Bluesound、McIntosh、Creston、SnapOne、Crown等。
高性能音频产品定制化程度高,且消费者喜好具有“千人千面”的独特属性,故不同品牌商的音频产品在声音特性、交互方式、外形设计等方面各有特色,市场
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得益于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突出的技术能力和成本优势,我国已成为全球音频设备的主要制造国。
行业内企业主要采用OEM、ODM、JDM、自有品牌等经营模式。音频和电声制造厂商的竞争集中在研发能力、客户资源、生产规模、供货速度等方面。
我国音频和电声设备制造商企业包括通力股份、天键股份、国光电器、奋达科技、歌尔股份、漫步者、惠威科技等。
图表8:中国音频和电声设备制造主要企业、经营模式及产品梳理
同行业公司中,从产品类型来看,通力股份、国光电器、奋达科技、歌尔股份主要服务于国际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出货规模大,因此同时具备较大收入规模及较高的成本。
漫步者、惠威科技则侧重于自主品牌的运营,产品包括千元及以上家用高性能音响、智能音箱等。天键股份的主要产品以耳机为主。
图表9:中国音频和电声设备制造行业内主要企业财务指标(万元)
由于全球电声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品种类丰富的特点,下游音响品牌商主要产品和竞争格局相对多元化和分散。
因此,为品牌商服务的音频和电声行业制造商相应竞争格局也相对分散。
《2025年中国智能电子音响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