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处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
锂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主要环节及产品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该环节虽然产值较高,但在议价能力方面“两头受压”(上游资源与下游电池)。
由于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0-40%,其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引领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锂电池的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体系来划分,主要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技术路线。
钴酸锂成本较高、寿命较短,主要应用于3C产品;锰酸锂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但成本低,主要应用于专用车辆;磷酸铁锂寿命长、安全性好、成本低,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三元材料尤其是NCM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寿命较长,主要应用于乘用车。
2022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94.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7.97%。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14.2万吨,同比增长150.99%,在整个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58.65%;三元材料总体出货量为65.8万吨,同比增长55.92%。
三元材料方面,市场增长主要受国内三元动力电池增长以及海外出口需求双向带动。2022年三元8系及以上材料占比上升至第一,占比超40%,三元5系及以下材料市场占比下降至不足4成。2022年三元材料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原料成本上升,推动三元材料成本超30万元/吨。
2019-2022年锂电正极材料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从市场集中度看,对比其他锂电池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2022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TOP5、TOP8市场占比同比上升8.6个和9.1个百分点。
一、报告简介
《2023年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由韦伯咨询锂电池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行业政策环境、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主要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三元材料界定
二、三元材料分类
(一)镍钴锰酸锂(NCM)
(二)镍钴铝酸锂(NCA)
三、三元材料产品性能
(一)三元材料性能对比
(二)样本企业三元性能
四、三元材料生产工艺
一、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
二、三元前驱体单位用量
(一)样本企业1前驱体单位需求
(二)样本企业2前驱体单位需求
(三)样本企业3前驱体单位需求
三、三元前驱体生产成本
(一)三元前驱体原材料消耗量
(二)三元前驱体成本结构
(三)三元前驱体单位成本
四、三元前驱体市场价格
(一)三元前驱体价格走势(523/622/811)
(二)样本企业三元前驱体平均价格
(三)三元前驱体细分产品平均价格
五、三元前驱体市场盈利
(一)样本企业三元前驱体毛利率
(二)三元前驱体细分产品毛利率
六、三元前驱体市场产能
七、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
一、三元材料生产成本
(一)三元材料原材料用量
(二)三元正极材料成本结构
(三)三元正极材料单位成本
(四)细分产品单位成本
二、三元材料市场价格
(一)三元正极材料价格走势图(2019-2022年)
(二)三元正极材料平均价格
(三)三元正极细分产品单位价格
三、三元材料市场盈利
(一)三元正极材料平均毛利率
(二)三元正极材料细分市场毛利率
一、三元材料市场产能
(一)产能规模
(二)产品结构
(三)企业分布
(四)区域结构
二、三元材料市场产销
(一)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
(二)三元材料产量
三、三元材料市场销量
(一)三元材料产销率
(二)三元材料销量
一、三元材料单位用量
二、三元锂电池产能
(一)三元锂电池总产能
(二)动力型三元锂电池
(三)储能型三元锂电池
三、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需求
一、三元材料市场竞争
二、三元材料市场投资
(一)高镍三元材料现状
(二)NCM622
(三)NCM811
(四)NCA市场分析
一、三元材料市场发展趋势
二、三元材料市场前景预测
一、公司(钴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业务结构
(四)财务分析
(五)锂电池材料——负极
(六)锂电池材料——正极
(七)锂电池材料——电解液
(八)锂电池材料——碳酸锂
(九)采矿
二、公司(钴酸锂+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业务结构
(四)财务分析
(五)镍钴矿
(六)正极材料
(七)原材料供应
(八)负极材料
(九)报废回收
(十)电容器
(十一)智能装备
三、公司(钴酸锂+三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磷酸铁锂)
(一)企业简介
(二)钨产品
(三)磁材料
(四)钴产品
(五)正极材料
(六)电池回收利用
(七)关联公司
四、公司(钴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正极材料
(四)锂电设备
(五)氢燃料电池设备
五、公司(钴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产业结构
(三)财务分析
(四)非锂电业务
(五)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
(六)锂电池/回收利用
(七)储能业务
(八)石墨烯
六、公司(钴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融资
(三)主要产品
(四)财务分析
(五)锂电池
(六)储能系统
(七)回收利用
(八)正极+负极
(九)负极(参股)
(十)锂矿
(十一)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
(十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
(十三)新能源汽车
(十四)充电基础设施
(十五)锂电设备(参股)
七、公司(钴酸锂+三元+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
(一)企业简介
(二)业务结构
(三)盐湖+碳酸锂
(四)正极材料业务
(五)正极材料(参股)
(六)三元前驱体
(七)负极材料业务
八、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正极材料
九、公司(三元+磷酸铁锂+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负极材料
(四)钛白粉
(五)锂盐
十、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正极材料
(四)燃料电池
十一、公司(港股)(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业务布局
(三)企业发展战略
(四)财务分析
(五)新能源汽车
(六)燃料电池汽车
(七)智能网联汽车
(八)锂电池
(九)正极材料
十二、公司(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港股
(一)企业简介
(二)上市公司1(正极材料)
(三)上市公司2(港股)(钴酸锂+锰酸锂+三元)
(四)非上市公司3(盐湖+碳酸锂)
(五)非上市公司4(碳酸锂)(参股)
(六)非上市公司(锂电池)参股
十三、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四、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锂盐材料
十五、公司(三元+磷酸铁锂)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业务结构
(四)业务营收
(五)电池材料
(六)电机
(七)石墨烯复合导电液
(八)石墨烯
(九)锂电设备
(十)充电设备
十六、公司(磷酸铁锂+磷酸铁+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氢能产业布局
(三)磷酸铁锂
(四)磷酸铁(参股)
十七、公司(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锂辉石(参股)
(四)碳酸锂(参股)
十八、公司(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锂电池
(四)正极材料
(五)负极材料
(六)电解液
(七)涂布材料
(八)锂电池产业(参股)
(九)锂矿锂盐
(十)回收利用
(十一)储能业务
(十二)石墨烯
(十三)固态电池
(十四)充电桩
(十五)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十九、公司(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锂电池材料
(四)锂矿
(五)锂盐
(六)电解液/电解质/添加剂
(七)正极材料业务
(八)回收利用(碳酸锂+磷酸铁+电解液)
(九)关联公司(锂电池)
二十、公司(磷酸铁锂+三元+磷酸铁/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电池用铝材料
二十一、公司(磷酸铁锂+三元)
二十二、公司(磷酸锰铁锂+三元)
二十三、公司(磷酸铁锂+磷酸铁+三元)
二十四、公司(锰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锂电池
二十五、公司(锰酸锂+磷酸铁锂+二氧化锰+磷酸铁+三元前驱体)
二十六、公司(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磷酸铁)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财务分析
(四)一次锂电
(五)锂离子电池
(六)储能业务
(七)固态电池
(八)燃料电池
(九)正极材料
(十)回收利用(磷酸铁)参股
(十一)充电桩
(十二)新能源汽车整车
(十三)新能源汽车租赁
(十四)石墨烯(参股)
二十七、公司(钴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负极
(三)前驱体/碳酸锂(回收利用)
二十八、公司(三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一)企业简介
(二)下属公司
(三)企业营收
(四)正极材料产品
(五)正极材料产能
(六)正极材料产销
(七)正极材料委托加工
(八)生产成本
(九)回收利用
(十)磷酸铁+四氧化三钴(参股)
二十九、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财务分析
(四)业务结构
(五)产品结构
(六)矿产资源
(七)钴产品
(八)镍产品
(九)正极材料业务
(十)负极材料(参股)
(十一)铜箔
(十二)回收利用
三十、公司(三元+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财务分析
(四)正极材料
(五)前驱体
(六)委托加工
(七)原材料采购
(八)客户结构
(九)供应商结构
(十)回收利用(碳酸锂+磷酸铁)
三十一、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新能源布局
(三)锂电池(参股)
(四)钴产品
(五)锂产品
(六)回收利用(碳酸锂)已注销
(七)三元前驱体
(八)正极材料(参股)
(九)纳米管导电液(石墨烯/碳纳米)
(十)氢燃料电池产业
三十二、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锂矿
(四)锂产品
(五)锂电池
(六)固态电池
(七)回收利用(三元前驱体)
(八)锂电池隔膜
(九)储能业务
(十)新能源汽车
(十一)钴产品
三十三、公司(三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一)企业简介
(二)钴矿
(三)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四)正极材料
三十四、公司(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一)企业简介
(二)上市公司
(三)成都电池材料产业园
(四)合肥电池材料产业园
(五)正极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六)动力电池
(七)PACK
(八)其他公司
三十五、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锂矿
(三)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
三十六、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三元前驱体
(四)碳酸锂/氢氧化锂
(五)原材料采购
(六)客户结构
(七)供应商结构
三十七、公司(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磷酸铁)
三十八、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失败)
(三)碳酸锂
(四)盐湖
(五)三元前驱体
三十九、公司(锰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营收
(三)正极材料
四十、公司(钴酸锂+三元)
四十一、公司(钴酸锂+三元+锰酸锂)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产品
(三)正极材料产能
(四)正极材料营收
(五)正极材料产销
(六)正极材料价格
(七)正极材料成本
(八)正极材料盈利
(九)客户结构
(十)原材料采购
四十二、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财务
(三)产品营收
(四)企业1(正极材料+前驱体)
(五)企业2(前驱体)
(六)锂电池
(七)回收利用
(八)客户结构
(九)供应商结构
(十)原材料采购
四十三、公司(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产品
(三)正极产能
(四)正极代工
(五)正极营收
(六)正极产销
(七)正极单价
(八)正极单位成本
(九)正极盈利
(十)客户结构
(十一)原材料采购
(十二)石墨烯粉体/纳米管导电浆料
四十四、公司(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申请上市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前驱体
四十五、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锂电池
(四)动力电池(PACK)
(五)储能业务
(六)通信与后备电源
(七)回收利用
(八)固态电池
(九)氢燃料电池
四十六、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锂离子电池
(三)回收利用
一、公司(锰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正极材料
(四)客户结构
(五)供应商结构
二、公司(锰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正极材料产能
(四)正极材料产销
(五)正极材料成本
(六)正极材料盈利
(七)客户结构
一、公司(钴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产品
(三)正极材料产能
(四)正极材料产销
(五)正极材料客户
(六)锂电池
二、公司(钴酸锂+三元+四氧化三钴)
(一)正极材料
(二)前驱体
三、公司(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材料
四、公司(钴酸锂+锰酸锂+三元+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营收
(三)矿产资源
(四)钴产品
(五)镍钴产品
(六)回收利用
(七)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五、西藏桑德集团有限公司(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产业链布局
(三)锂电池
(四)正极材料
(五)电池管理系统(BMS)
(六)储能业务
(七)回收利用(前驱体+负极)
(八)新能源汽车(环卫车)
(九)电机电控
(十)充电业务
(十一)分时租赁
(十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六、公司(锰酸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财务
(三)正极材料
(四)石墨烯
(五)锂矿
七、公司(锰酸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绍兴基地(镍钴产品/前驱体)
(三)宿迁基地(碳酸锂/氢氧化锂+锰酸锂)
(四)宿州基地(正极)
(五)白银基地(四氧化三钴)
(六)赣州基地(正极)回收利用/已注销
八、公司(三元)
(一)锂电池
(二)锂电池隔膜
(三)锂电池正极材料
(四)无钴正极材料
九、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矿产资源
(四)镍产品
(五)钴产品
(六)铜产品
(七)吉林亚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八)锂电池回收利用
十、公司(三元+前驱体)中外合资
(一)公司简介
(二)企业1(三元+前驱体)
(三)企业2(基础材料)
(四)优美科投资计划
十一、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常德基地
(三)重庆基地
十二、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正极材料
(四)锂电池
(五)客户结构
(六)供应商结构
十三、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锂矿
(三)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
(四)正极+负极
(五)锂电池
(六)充电业务(已转让)
十四、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常州基地
(三)宿迁基地
十五、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利用)
(一)企业简介
(二)子公司1
(三)子公司2
十六、公司(石墨烯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财务
(三)主要产品
(四)正极材料产能
(五)石墨烯导电材料
十七、公司(三元/回收利用)
(一)企业简介
(二)三元材料产品(前驱体+正极)
(三)三元材料产能(前驱体+正极)
十八、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产业结构
(三)财务分析
(四)企业1
(五)企业2
十九、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上市公司1(参股)
(三)企业2(参股)
(四)企业4
(五)企业5
二十、公司(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隔膜
(三)锂电池
二十一、公司(三元)
(一)滁州基地(三元+负极)
(二)天津基地(钛酸锂)(已注销)
(三)许昌基地(已注销)
二十二、公司(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产品
(三)锂电池产能
(四)锂电池产销
(五)正极材料
(六)负极材料
(七)隔膜材料
(八)电解液材料
(九)新能源矿车
二十三、公司(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1(上市公司)
(二)企业2
二十四、公司(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
(三)锂矿
二十五、公司(磷酸铁锂+三元)
(一)企业简介
(二)正极材料产能
二十六、公司(磷酸铁锂+三元)
(一)宣城基地(磷酸铁锂+三元)
(二)荆门基地(已注销)
(三)乌海基地(三元)
(四)石墨资源
(五)石墨烯/硅基负极
一、公司(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
二、公司(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回收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前驱体+碳酸锂产能
(四)客户结构
三、公司(四氧化三钴)
四、公司(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
五、公司(三元前驱体)
六、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
七、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
八、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
(一)企业1
(二)企业2
九、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一、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二、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三、公司(三元前驱体)
(一)企业简介
(二)前驱体产能
(三)回收利用
十四、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五、公司(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回收利用
十六、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七、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十八、公司(三元前驱体)
十九、公司(三元前驱体)回收利用
二十、公司(磷酸铁+三元前驱体)回收
三十一、公司(磷酸铁+三元前驱体)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锂矿与锂盐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