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测算,近年来中国大中城市的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一直居高不下。处理量方面,目前建筑垃圾处理量在17.5亿吨左右,预计到2026年处理量将超过20亿吨。
图表:2021-2026年中国大中城市的建筑垃圾年处理量及预测(亿吨)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整理
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或者简单处理后填埋,不仅对于水资源、空气、土壤质量造成污染,而且造成了安全隐患和大量可再生物资材料的浪费。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部分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而中国建筑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却不足10%。
图表:各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对比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整理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通过建筑垃圾的资源再生利用,节约大量资源、节省建筑材料再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和产生经济效益,成为建筑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2020年9月1日,新固废法实施将建筑垃圾单独列置,监管趋严资源化利用迎来腾飞。
图表:新固废法对于建筑垃圾处置要求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整理
一方面,新固废法将固废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将“建筑垃圾”从原固废法中的“生活垃圾”单独分出来,将“建筑垃圾”单独作为一大类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新固废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应当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政府将依法强制推动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绿色施工,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和拆除垃圾原地再生利用,实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不断提升利用质量,提高利用规模。
图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情况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整理
随着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相关法律、标准体系日益完善,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处理设备、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产品质量、使用示范等环节均已突破瓶颈,建筑垃圾资源化平台逐步完善,利用能力显著提升,特殊垃圾处理将进入针对性处理时代。提高回收利用率将是建筑垃圾主要的处理途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将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期,从而为固废处理设备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2023年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装备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概要)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比特币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再生水循环利用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