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国家大力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产业投资前景广阔
作者: | 作者:pmo8249b6 | 发布时间: 2021-12-05 | 778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涵盖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政策规划、市场需求及规模、竞争格局分析、全球市场及各国发展现状、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深度内容和全面数据。

《报告》对预知建筑垃圾处理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我国建筑垃圾总产量达10亿吨级,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偏低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建筑垃圾的统计制度,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的上报材料。由于相关数据的缺乏,导致关于我国建筑垃圾产量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就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应该在十亿吨数量级已达成共识。

(1)根据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介绍:全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亿吨。部分城市存在缺乏消纳处置设施,综合利用不足,全过程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2)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指出:目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18亿吨,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除少量用于工程回填和再生利用外,大部分仍简单堆放处理。

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我国仅为5%,远远低于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已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

图表2:各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对比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二、政策目标明确,“十四五”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

为了有效治理建筑垃圾,国家设定了“十四五”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目标,并给予诸多政策支持与鼓励。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十四部委关于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的通知》中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13%。

2020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明确:2020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5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

图表3:2020-2025年国家建筑垃圾利用率目标规划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各部委网站、韦伯咨询整理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

三、国家大力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产业投资前景广阔

近几年,砂石短缺,砂价高涨,在国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支持下,再生骨料关注度迅速攀升。建筑垃圾生产为骨料的转化率可达85%,1吨的建筑垃圾可产生0.85吨的再生骨料、0.01吨废钢,其余为其他垃圾。再生骨料的销售价格约为天然砂石材料售价的60%左右,能够有效降低40%以上的建筑成本,在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

图表3:近十年砂石骨料价格走势(元/吨)

资料来源:中国砂石协会、韦伯咨询整理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将建筑垃圾用于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不断提高利用质量、扩大资源化利用规模。这将大大推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制备再生骨料产业的发展。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