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2021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1-05-02 | 638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多储能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全面数据,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储能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根据能量存储形式的不同,广义储能包括电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三类。电储能是最主要的储能方式,按照存储原理的不同又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两种技术类型。其中,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钠硫电池等;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一、储能市场规模

电化学储能技术在中国同样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CNESA的统计,2015-2019年,中国电化学储能项目在电力系统的新增装机规模由0.00GW增加至0.75GW。截至2019年,中国电力系统中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2GW,同比增长175%,首次突破“GW”大关。预计2020年和2021年也会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应用中,用户则占比最大为42.9%,其次为电网侧和辅助服务占比分别为30.3%和16.1%。

二、储能应用场景

1、电力系统储能

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储能技术可以弥补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使得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特别是在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2、其他储能

除应用于电力系统外,储能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UPS等领域可作为备用电源,不仅可以在电力中断期间为通信基站等关键设备应急供电,还可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以降低设备用电成本。

此外,储能应用于轨道交通可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储能应用于人工/机器智能可为机器人系统供电;储能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保障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稳定运行等。

三、未来发展前景

1、电化学储能行业高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2019年中国通信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6.0GWh,2017-2019年年均增长88%。未来,伴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以及对电力系统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空间广阔。

2、储能技术将更进一步的突破

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储能技术的革新带动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随着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需要在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系统集成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

3、配套利好政策将更好的打开市场

目前,我国辅助服务市场依然处于探索期,有利于储能发挥技术优势的电力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各个地方政策关于电力辅助服务定价、交易机制尚未完善。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储能政策的发布,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和用户侧储能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将实现储能系统的价值叠加,为其可赢利的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更多储能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全面数据,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储能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该报告由韦伯咨询光伏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光伏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光伏发电行业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