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推进,构建全链条分类硬件体系。做实分类处置链条,建设一批“两网融合”厢房,实施收运全流程数字监控,推行分类车辆强制规范喷涂,探索发展东北寒冷条件下厨余垃圾协同处理技术。
突出精细化保障,构建宽严适度监督体系。建立“市级+区级+专业机构”及覆盖行业的评估体系;强化结果运用,靶向奖励优秀物业企业和一线工作者,吸引全市近70%的物业小区加入样板小区打造行列。坚持善意沟通执法理念,采取“首违教育、次违改正、多违处罚”的递进式措施对相对人进行宣教,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2、深植分类“种子”推行全周期培育新方式
大连市深耕“培养一代、走出一代、引领一代”理念,完善垃圾分类进校园机制。
覆盖全学段。分学段编制教材,树立“开学第一课”品牌,开展“百家校园齐行动”活动。在幼儿教育阶段,让娃娃通过游戏知晓分类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通过用可回收物换奖励等方式树立分类意识;在高中教育阶段,利用团组织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养成分类习惯;在高校教育阶段,吸引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
联动家校社。组织分类讲师进校园宣教,组织学生进终端体验、进家庭督促、进社区服务,串联“家校社”。
示范带全局。用典型示范带动全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推行“一校一品”建设,选择硬件条件突出的学校,建成27个校园宣教基地。选择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文化课、应用题中吸引学生。选择学雷锋示范校,用党团力量带动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志愿服务。
3、浇灌“文明之花”打造全周期服务新品牌
大连市打造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小浪花成长计划”品牌,探索新形势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融合路径。
创建“小浪花”品牌。系统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又包含久久为功寓意的“小浪花”品牌。构建品牌、宣教、志愿者、社区、校园等6个项目板块,启动“小浪花”课程体系研发工程,成立专业工作室,围绕通用知识、志愿技能以及活动策划等内容设计课程。
壮大“小浪花”声势。整合各方队伍,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发挥全国分类达人引领作用,开展培育公益讲师和“寻找身边分类达人”项目。发布全城招募令,年招募志愿者1.5万人。发挥行业先锋队作用,组织“工匠杯”垃圾分类职工技能比拼,开通“分类生活号”地铁专列,行业协会发出分类倡导,加快绿色转型。
深化“小浪花”社区服务。扎根基层,组织编写《垃圾分类社区工作者手册》;为基层提供“点单式”服务,组织文艺工作者将《垃圾分类,我志愿》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带到基层义演;联合驻连高校深入网红景点、居民小区开展分类快闪秀、绘制垃圾分类“网红墙”等活动;创新设立“爱心分类银行”,将捡拾可回收物“以物换现”关爱环卫工人。2023年,志愿总队为社区提供“上门服务”5.3万场。
大连市将以“全社会文明习惯养成”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践行初心使命,持之以恒推动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
更多关于垃圾分类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版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