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每日动态追踪》为韦伯咨询推出的行业资讯与数据追踪栏目,涵盖产业政策、竞争格局、产品动态、行业趋势、区域数据等行业重磅内容,每日五分钟,行业头条尽在掌握。
【宏观政策】
近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就是常说的“2+26”城市,高度聚集重化工产业,区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方式,导致了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倍数不一样。除了二氧化硫以外,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超出了环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出80%-150%。另外,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于取暖的原因,比平时额外增加大约30%。总体来说,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容量,应该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近日,生态环境部表示:2017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经过3年的努力,攻关项目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攻关项目在成因机理、影响评估、预测预报、决策支撑、精准治理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有力支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与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气减少了40%。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处“2+26”区域的最北端,是区域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的城市,但近年来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其中既有区域联防联控的贡献,也有科技支撑的作用。例如,建立大气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创新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建立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体系等。
近日,生态环境部表示:经过三年的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的PM2.5平均浓度从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了32.7%,平均重污染天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了整治,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内的燃煤锅炉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燃煤电厂也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有汾渭平原累计完成了农村散煤治理1800多万户。“公转铁”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去年同比增长了26.2%。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车,2015年-2019年,中国城市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从11.63万辆增长到了40.97万辆,公交车占比从20.7%增长到了59.1%,保有量已经占到全球第一,年节油量超过了160多万吨。
【经营数据】
菲达环保自1969年创立以来,一直深耕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曾经是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燃煤电站除尘设备供应商。目前主要从事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烟气环保岛大成套,以及固废处置、水污染治理、土壤生态修复等EPC、BOT、PPP建设工程。
自2016年开始,菲达环保盈利能力开始下降。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36.89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4443万元,同比降低47%。2017年开始出现亏损,营业收入38.05亿元,同比增长3.14%,但亏损1.67亿元,同比降低475%。2018年亏损继续扩大,营业收入35.21亿元,亏损4.21亿元。2019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股。
2016-2020年菲达环保应收及净利润(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韦伯咨询
2019年,由于主营业务毛利率回升、费用节约、投资收益增加和资产减值损失冲回等因素,菲达环保营业收入34.16亿元,净利润906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项目执行进度有所推迟,收入确认减少,同时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9亿元,同比下降3.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万元,同比下降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863万元。
根据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大约是1.78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1.3%,远高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中环境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大约是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2%,这个增长速度更快。2019年列入统计的11229家企业,环保产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9864亿元,同比增长13.5%,从业人员数量近70万人。
【区域市场】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省环科院组织专家,对“陕北地区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技术审查,专家组顺利通过该标准技术审查。
“陕北地区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首部针对陕北地区制订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关注的镁工业是陕北的特色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大户,施行地方标准将推动指导区域金属镁产业的清洁化升级改造,在提升整个产业大气污染控制水平的同时,可以为区域工业多元化与纵深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
近日,河北省将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9至12月集中攻坚行动,努力以优异成绩打赢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据了解,
2020年1至8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超过年度目标7个百分点,其中4至8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河北省平均优良天数161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6.1%。
近日,上海发布长三角区域统一标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制药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按照相关规划,未来5年内,长三角区域内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总体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长三角的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仍在加载中,更细分领域的大气污染排放管控方案或标准将发布。
近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见稿)》,确定目标为到2022-2023年供暖期,重点区域燃煤用量大幅下降,替代燃煤260万吨;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50微克/立方米。
哈尔滨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实施时间确定在2020年7月-2022年10月,将全市域划分为重点区域、次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确定了治理农村燃煤污染、治理城中村散煤污染、治理棚户区散煤污染、热源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燃煤锅炉污染、开展冬季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亚布力景区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七项重点任务。
当前,江苏省大气攻坚的主要矛盾是PM2.5和臭氧,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项大气污染物密切相关。钢铁企业是江苏省工业中最大的污染来源,江苏省钢铁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重点行业的30-40%。
2018年,江苏省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18年12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提出“全流程超低排放”,并提出12条具体措施。
2018、2019年,江苏省分别安排中央大气专项资金补助钢铁企业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并积极帮助企业落实环保税减免等优惠。2019年,将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华西钢铁等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清单。
2020年9月,江苏省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召开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征求意见座谈会。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进一步组织政策评估,不断细化完善政策措施。
更多关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