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的市场前景预测
作者:韦伯咨询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19-11-30 | 1540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2018年土地确权、农村土地三项改革试点和土地管理法修订的完成,土地流转加速将开启国内种植规模化的黄金时代。土地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将孕育千亿元市值企业。

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业迎来变革“新时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土地流转的催动下,种植与养殖领域的优质企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随着2018年土地确权、农村土地三项改革试点和土地管理法修订的完成,土地流转加速将开启国内种植规模化的黄金时代。土地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将孕育千亿元市值企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育种环节对种植产业链质量提升的边际贡献明显,预计仍将持续受到政策支持。

1)农业种植

农业种植领域的新技术主要滴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卫星/无人机遥感、农机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其中,滴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发展时间最久,应用时间最长。

使用滴水灌溉或者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达到节水节肥、增收的目的。但现阶段,各地区使用滴水灌溉方式进行灌溉的情况发展还不均衡,西部地区由于具有大面积的耕地,发展较为靠前,占比超过了27%。而全国使用滴水灌溉设备的农田耕地比例仅为16%,远小于以色列的90%,法国的47%,美国的27%

目前可运用物联网技术获取的数据包括作物生长数据,如叶面温度、叶面湿度、果实大小、茎秆变化等数据;环境数据,如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土壤数据,如土壤温湿度、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等数据;气象数据,如太阳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大气压力等数据。现阶段,由于作物种类多种多样,农业物联网还处于收集数据、构建数据模型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还不是特别广泛。

卫星不仅可以监测作物长势情况,还可以收集气象数据,运用风云气象卫星,可以预测未来两周降水、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对作物进行农事操作。现阶段这类型的公司只是应用于大面积种植的区域,且部分落地项目以政府为主导,未来更多的应用前景还有待探索。

2018年我国飞防植保总面积突破3亿亩,农业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超过了200家,飞防植保的服务组织已超过400家。从农田管家获悉,植保队正在从年青一代(80/90后)向老一代(60/70后)过渡。当前植保行业利润率最高的组织还主要是大疆、极飞等植保无人机制造商。

截止到2018年,全国总共大约有近10000套左右的农机安装了自动导航系统,且主要以90马力以上拖拉机为主,大部分分布于新疆和东北等大面积种植地区。一台系统主要由接收(GPS/北斗)天线、行车定位控制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液压阀等部分组成,作业精度可达±2.5cm。而目前,一套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定价大约为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除去国家补贴1-5万元之外,个人也要付费3-5万元,价钱仍显较高,而且当前还主要应用于大面积耕种的土地上。

2)水产养殖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华南地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禽水产和特色园艺产品,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水产品养殖。同时,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推进渔港渔区振兴。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深远海养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我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中国为21世纪养活全球100亿以上的人口提供优质的海洋蛋白质。水产养殖是我国大农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到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将会增加约2000万吨、未来将发展绿色渔业。

以上资料来源于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读与投资机会专题分析报告(2019年最新版)》

该报告由韦伯咨询三农产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读、中央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规划和措施、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的政策落实情况、乡村振兴背后的重大投资机会、上百家上市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了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划、跟踪全国各地的政策落实情况和各领域重点企业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客户经理杨先生13480610575(微信+电话),或关注韦伯咨询头条号、公众号、知乎号等自媒体及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