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境署的报告中,与生活垃圾对应的是一般废弃物的排出量。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量最少的发达国家,此处计算的人均垃圾量采用的是垃圾清运总量与总人口的比值。其人均垃圾量也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1970-2000年,人均垃圾量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共同推动垃圾总量以复合年增速1.90%的速度增长,同期总人口以及人均垃圾量的复合增速分别为0.68%和1.20%。2000-2016年,总人口未增长,人均垃圾清运量从1.185千克/日/人减少到0.925千克/日/人,使得垃圾总量以复合年增速-1.53%的速度快速下滑。
图表 19:日本生活垃圾清运量与总人口(1970-2016)
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署,Wind,韦伯咨询
图表 20:日本生活垃圾清运量与人均垃圾清运量(1970-2016)
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署,Wind,韦伯咨询
1985-2000年日本的人均垃圾量与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支出显示出了一致趋势。2000年人均垃圾量见顶时人均GDP为3.8万美元/年。2000年后人均垃圾量快速下滑,可能与日本2000年按垃圾袋称重的最严格垃圾收费政策的实施有关。
图表 21:日本人均垃圾清运量与人均 GDP(1980-2016)
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署,Wind,韦伯咨询
图表 22:日本人均垃圾清运量与人均消费支出(1980-2016)
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署,Wind,韦伯咨询
1999年7月,日本进行地方分权改革,制定了新的《地方自治法》,并于2000年4月1日实施。该法规定,地方公共团体对征收垃圾费用享有自主权,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垃圾收费政策。垃圾收费权下放到了自治体政府,成为了日本地方政府制定垃圾收费政策新的法律依据。根据日本东洋大学经济学系山谷修作教授的调查统计,2000-2015年,日本新增垃圾收费城市316个,截至2015年4月,日本全国813个城市中,实施垃圾收费的有457个,收费实施率为56.2%;其中430个城市采用单一计量收费制度,其所确定的单个垃圾袋价格(通常为40~50L的大袋)以30~50日元居多,占总体的44%。
由于日本匮乏的土地资源不允许对垃圾进行大规模的填埋处理,加上最早应用焚烧的技术优势,焚烧成为了日本处理垃圾的不二之选。从日本环境省收集到的公开数据来看,1998-2014年日本生活垃圾的焚烧比例保持在72-76%之间,直接填埋比例从7.1%降低到1.2%,直接回收比例从7.7%提高到10.3%。
图表 23:日本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处置比例(1998-2014)
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署,韦伯咨询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资源回收比率不仅包括直接回收,也包括间接回收,总回收率约为20%。
更多关于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公众号或公司官网,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深度研究报告》。
该报告由韦伯咨询环保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分析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最终形成了涵盖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主要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