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06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数量仅有881份,此后数年不断增长,近三年增长最快,截止2019年底达到4195份,同比增长30%,相比2006年增长了376%。
图表3:2006-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及增幅(份,%)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韦伯咨询
随着经营许可证数量的增长,全国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和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快速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合计12,896万吨/年(含收集能力1,826万吨/年),危险废物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达到3,558万吨(含单独收集81万吨),相比2006年分别大幅增长17倍和11倍。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处理规模较小,未形成有效处理产能,因此市场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
图表4:2006-2019年全国危废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及实际处置情况(万吨/年、万吨、%)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韦伯咨询
2019年,我国危险废弃物核准经营规模实际利用率为仅为28%,表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与需求不匹配,不同危险废物种类利用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从危废设施的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区域主要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而危废处置能力强的地区位于华东华南。山东、青海、湖南、云南、新疆等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远大于其处置能力,江苏、陕西、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大于其产生量。由于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手续复杂,运输成本较高,使得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区域供需失衡情况长期存在。
图表5:2019年各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及持证单位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万吨)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韦伯咨询
更多关于危废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