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随着2017年的结束,在“人努力”与“天帮忙”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十条”完美收官。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大气十条”的目标还有第二阶段,即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2022年的五年,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又一个攻坚阶段。
在新的五年中,VOCs治理将成为“大气十条”终极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所在。个中原因不复杂,咱们共同捋一捋。
从2013年“大气十条”启动实施以来,全国空气质量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朋友圈和微博中的蓝天越来越多,防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市场一度冷清,便是最好的佐证。然而,PM2.5浓度仍旧处于高位,不容乐观。而且在不少地区,O3(臭氧)“逼宫上位”,成为夏秋季节的“头号元凶”。
受益于系列环保政策法规与标准收严,中央环保督察、地方环保督查等强势加码,以及环保设备的推而广之,在PM2.5与O3的前体物中,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与粉尘等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
与此同时,作为PM2.5与O3重要前体物的VOCs污染排放,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数据显示,我国VOCs绝对排放量已经远超2000万吨/年。照此逻辑,改善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VOCs治理已经成为关键。
“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将VOCs纳入约束性指标,此后一系列的VOCs监测标准和治理方案陆续出台,更是直接奠定了VOCs治理在“十三五”期间大气治理的重要地位。
在此基础上,2017年9月19日,环保部、发改委等6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VOCs污染减排,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
除了中央方面的努力,地方行动同样可圈可点。截至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针对本地区及不同行业的VOCs减排工作方案,且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始对VOCs开征排污费。
这些行动,不仅仅表明了我国在VOCs治理方面已经制定出战略性决策,更直接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和勇气。 环保本就是政策扶持性产业,VOCs治理也不例外。VOCs治理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落地,必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也必然带动VOCs治理、监测及第三方治理等市场井喷。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VOCs治理市场不少于1500亿元,长远来看,蓝海市场也将迅速扩容。
更多VOCs治理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全面数据,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由韦伯咨询环保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政策环境、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主要企业经营状况、区域及细分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