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简介)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1-06-09 | 766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多VOCs治理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全面数据,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O3污染问题逐步显现,浓度逐年上升。2019年,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我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我国臭氧污染的基本情况:

1、我国臭氧标准已提前与国际接轨。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二级标准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与世卫组织标准限值一致,与美国0.07ppm(约150微克/立方米)较为接近。

2、近年来,全球臭氧背景浓度呈增长趋势。

平均每年上升1微克左右,与我国背景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这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人为污染排放量,以及区域大范围传输等因素有关。

3、我国臭氧污染在空间分布上与PM2.5较为一致。

主要原因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既是光化学反应生成O3的前体物,也是PM2.5中二次组分的主要前体物。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既是PM2.5的污染较重区域,也是O3浓度较高区域。同时,大气中PM2.5浓度显著下降时,会导致光辐射增强,有利于臭氧生成,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臭氧的年际变化整体上呈反相关性。

4、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其中,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6-7月为O3污染最重月份,长三角地区6-9月为污染最重月份,珠三角9-11月为污染最重月份。从我国北方地区到南方地区,O3峰值时间逐步呈后移趋势。

现阶段,我国臭氧污染的根本原因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臭氧前体物还维持在较高的浓度水平。在强日照、高气温、少云量、弱风力、少降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将加速光化学反应,造成臭氧浓度超标。2019年,全国337城市O3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

生态环境部对O3的污染的根本原因做了阐述,是VOCs和NOx还维持较高水平。从VOCs治理角度来看,说明我国的VOCs减排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基于十三五期间的VOCs减排成效评估基础上的VOCs精细化减排是各地特别是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监管部门的重要责任。

更多VOCs治理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全面数据,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由韦伯咨询环保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政策环境、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主要企业经营状况、区域及细分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