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按照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煤电、择优布局调峰气电的发展原则,以基地型规模化开发为重点,突出“三线一带”深化布局,深入实施“四化”开发模式。
初步统计,华能集团牵头的大基地项目约170GW。
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华能集团仅在内蒙古、山东两省,就获得10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除此之外,华能集团还在多个省份牵头开展了大基地项目。
部分华能集团牵头的基地项目如下。
西藏、云南: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总规模9000万千瓦;
广东:粤东“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总规模超2000万千瓦;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总规模1600万千瓦;
甘肃:“陇电入鲁” 配套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总规模1450万千瓦;
辽宁:5GW风光储氢综合能源基地;
内蒙古:伊敏电厂270万千瓦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基地;
山东:“核风光储”一体化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华能集团仅在内蒙古、山东获得的项目,总规模就超过10GW。
图表:华能获得的部分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
澜沧江是我国十三大流域水电基地之一,技术可开发规模超3200万千瓦,已建成水电装机规模达2275万千瓦,在建、前期水电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根据规划成果,澜沧江流域周边可配套开发新能源资源约5500万千瓦,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总规模可达9000万千瓦。
华能集团以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抓手,与新能源配套互补开发,界面清晰,管理优势突出,在项目管理、关系协调、开发时序、决策效率等方面均较为领先。
一体化开发最有利于推动基地电源项目建设与外送通道建设高度协同,
澜沧江流域已建成多条±800千伏直流线路及500千伏、220千伏交流线路接入电网,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配置风电和光伏电站后,大幅提升了通道利用小时和利用率。
华能粤东“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融合了海上风电、光伏、清洁火电、储能等板块,总装机规模超2000万千瓦,总投资超1800亿元,同步建设粤东首个海陆一体化能源基地控制中心,创新推动绿色能源、化学储能有机结合,形成“风、光、水、火、储”统一调度,实现源网友好互动、整体效益最优。
基地项目位于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杭锦旗,总体建设规模为1600万千瓦,其中风电400万千瓦、光伏发电800万千瓦。 配套支撑性煤电机组400万千瓦,同步配置储能设施240万千瓦时,总投资约760亿元。
陇电入鲁”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主要配套电源总装机容量1250万千瓦。
其中,建设配套扩容升级400万千瓦调峰煤电、65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和100万千瓦(2小时)储能。项目计划于2025年1月建成投运。
2021年5月,华能新能源公司与辽宁大连皮杨中心产业区、大连嘉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开发战略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打造“风电+光伏+储能+海水制氢+智能养殖+清洁能源港口”的5GW新能源综合基地,为当地提供优质的能源服务。
2025年3月,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与内蒙古鄂温克旗人民政府、红花尔基林业局在伊敏煤电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拟规划建设270万千瓦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
据了解,华能伊敏电厂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计划选址位于红花尔基林业局施业区,建设规模270万千瓦,计划总投资135亿元。
一期拟建设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二期拟建设170万千瓦风光一体化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提供绿电约7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3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年。项目部分收益将用于海拉尔至伊敏沿途生态修复治理。
2025年3月12日,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与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双方将通力合作,协同打造全国首个“核风光储”一体化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共同助力集团“三六六”发展战略和“3855”发展目标实现,积极构建“核能+新能源+综合能源”协同发展新模式。
更多关于新能源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