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关注!国家能源局:“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初步思考、整体思路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5-03-26 | 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注!国家能源局:“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初步思考、整体思路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在中国电力报上发表了《深入谋划“十五五”能源发展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介绍了十五五能源规划的整体思路。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新技术新赛道竞争更趋激烈,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创新融合正在重塑能源发展方式。

一、十五五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1、能源消费刚性增长、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走高。电力负荷峰谷差不断拉大,短时尖峰负荷特征更加突出。

2、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用地用海和生态环保约束趋紧,面临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外送难以长期持续、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难度大、就近利用政策亟待突破等挑战。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特征加快显现,安全稳定运行压力持续加大。

3、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快速迭代,有力带动能源产业升级,但部分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应用存在堵点。

二、对“十五五”能源发展的初步考虑

1、优化能源多元化布局,推动能源本地自平衡和跨省区配置更加协同高效。

加强能源生产布局和用能产业协同,推动“西电西用”,引导高载能产业、灵活调节负荷等向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推动城乡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

2、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陆上与海上并举,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推动形成用地用海、环保、财税等政策合力。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源、网、荷各环节灵活调节能力,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建设智慧化调度体系,提升新能源承载能力。

消费侧要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拓展新能源多元应用场景,在工业、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3、广泛参与市场、扩大绿色能源消费等方面取得突破。

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构建体现电力商品多元价值的价格机制,以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三、深入谋划“十五五”能源发展,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有关重点任务。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从高标准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统筹推进能源规划编制实施等10个方面,系统安排了2025年能源重点工作,为推动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明确了工作方向和路径。

1、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司”)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实施。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

筑牢国内能源生产基础,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方,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有力保障了能源供需总体平衡、价格总体稳定。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

实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9项行动。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火电,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达到56.4%,风电光伏装机提前6年多完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承诺。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超过1.1亿千瓦、升至世界第一。

“十四五”前4年,能源消费增量中近40%由非化石能源供应。

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等加快发展,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7300万千瓦,充电基础设施目前已达到1300万台以上。

三是能源改革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启动实施智能电网、煤炭、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300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机组成功下线。

能源治理体系更加健全,能源法正式出台实施;区域电力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全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6万亿千瓦时大关;煤电容量电价等价格政策落地实施;绿证核发基本实现全覆盖。

2、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能源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从外部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

一方面,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深刻影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同时,能源与气候问题相互交织,我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面临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新技术新赛道竞争更趋激烈,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创新融合正在重塑能源发展方式。

从内部看,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能源系统实现系统性变革重塑,能源供需平衡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能源消费呈现新趋势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