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约32.2GW,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约为1552MW,同比增长57.3%。
图表9:2018-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及增长率(MW,%)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预计2024年,我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过1.2GW,累计装机量达到2.8GW/6.7GWh。
图表10:2018-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及增长率(MW,%)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截止2023年底,全国工商业储能累计投运规模超过1.5GW。从各区域累计装机功率分布来看,浙江、广东和江苏装机规模排名前三,这三个省份峰谷差价较高、补贴政策多,工商业企业布局储能积极性高。
浙江省工商业储能投运规模最大,累计装机规模占全国的比重约为44%;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累计装机规模占全国的比重约21%;江苏省位居全国第三,约占全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的19%。
图表11:截止2023年底各省份各商业储能累计投运规模及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24年上半年,江苏用户侧储能备案项目共810个,达2.54GW/5.8GWh,占全国用户侧总新增备案的38%,规模居全国首位。
浙江用户侧储能备案项目1.38GW/3.29GWh,占比22%,仅次于江苏,排名第二,数量共1487个,居全国之首。可见,江苏、浙江两省储能新增备案规模已超全国总新增规模的60%。
湖北用户侧储能新增备案项目虽然只有126个,但规模却达1.7GWh,占比11%,在全国排第三。广东上半年共备案867个用户侧储能项目,规模共762.7MW/1526.6MWh,占比10%,居全国第四。
图表12:2024年上半年国内各省用户侧储能备案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从结构拆分来看,工商业储能系统的配置包括蓄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源管理系统(EMS)、消防和温控系统等,系统均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电压、容量灵活配置。
图表13:工商业储能系统构成及重点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1)系统集成:全球工商业储能全球范围内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名中,特斯拉、派能科技、Sonnen、LG、沃太能源、E3/DC、SENEC和比亚迪等企业处于前列。
(2)储能电池:全球工商业储能电池出货排名中,比亚迪、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跻身前列。
(3)储能变流器:全球工商业储能变流器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家分别是古瑞瓦特、德业、锦浪科技、SolarEdge和固德威。
图表14:全球工商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企业排名情况(%)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达7GWh,同比增长240%。其中,TOP10企业市占率达65%,众多工商业储能企业在2023年出货多在200-400MWh区间。
2023年,国内用户侧市场中,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企业,依次为:奇点能源、比亚迪、采日能源、弘正储能、中天储能、沃太能源、科华数能、南瑞继保、智光储能和融和元储。
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前3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储能、奇点能源、鹏辉能源;采日能源、南瑞继保、弘正储能、融和元储、沃太能源、四象新能源、精控能源位居第4-10名。
图表15:国内工商业储能竞争格局及企业排名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目前,工商业储能赛道已经吸引了大型储能、户储、电网企业等其他细分领域的大量企业入局。
一方面,目前大型储能市场尤其国内内卷严重,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的现状,大储企业转战工商业储能赛道,试图实现弯道超车。如阳光电源、天合储能、比亚迪等已经在大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海外户储大降温,去库存压力下,户储企业扩展延伸工商业储能业务,欲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还有不少来自光伏、锂电池、充电桩和家电等领域的跨界者仍在不断涌入。
此外,也有不少从0到1、聚焦工商业储能的创业企业,以奇点能源、采日能源、四象新能源、乐创能源、弘正储能等为代表。
图表16:工商业储新入局的企业类型及特征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报告全文,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以下站内链接查看
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版《2025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