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为229.5万辆,同比增长15.3%,其中汽车195.1万辆,同比增长16.8%;摩托车34.4万辆,同比增长7.1%。按照车辆类型分,客车回收量为138.7万辆,同比增长17.1%;货车45.3万辆,同比增长18.9%;挂车5.5万辆,同比增长29.3%;专项作业车2.8万辆,同比下降1.4%。2021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数量为244.5万辆,同比增长16.88%;摩托车48.8万辆,同比增长39.43%。
图表5:2019-2021年全国报废汽车及摩托车回收数量(万辆)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21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达到300.2万辆的规模,较2006年的90万辆增加233.56%,年均增加15.57%。从重量来看,2021年回收量678.5万吨,较2006年的180万吨增加276.94%,年均增加18.46%。
图表6:2006-2021年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及增长率(万辆,%)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数量仅为159万辆,此后几年稳步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近25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0.7%,近五年来复合增长率为9.4%,保持高增长态势。
图表7:2016-2021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数量及增长率(万辆,%)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近十年来,全国汽车回收拆解量占注销量的比率也由2012年的17.1%提升至2021年的47.8%,反映行业规范程度持续提升。特别是2020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汽车整体注销量降低,回收拆解率更是大幅增长至63.8%的水平。
图表8:2012-2021年全国汽车回收拆解量占注销量的比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19年《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国家对回收企业进行数量控制,原则上每个地级市设置1家回收拆解企业,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为1-2家,直辖市为2-4家。这些规定客观上造成了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此后,新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上取消了回收企业数量控制的要求,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不同类型企业迅速涌入。
近几年,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19年底,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共755家,回收网点约2271个,从业人员约2.4万人。2020年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共768家,同比增长1.72%。截至2021底,全国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合计929家;回收拆解量前50家企业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江苏、重庆、北京、广东五省市企业占一大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总量以超过50%的占比名列前茅。
根据商务部2022年10月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企业已达1268家,较2021年底增加了300多家。
图表9:2016-2022年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企业数量及增速(家,%)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以110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新老资质企业合计)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9%,也是全国唯一数量超过一百家企业的省份。湖南省和河南省分别以76家和74家的数量分列第二、三位。福建广东、河北、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省的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数量位居第四至十位。
图表10: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企业在各省的数量分布情况(家)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大量企业的涌入引领了拆解模式的改变,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风险。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22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2496.8万辆(不含拖拉机),全省总拆解产能约为99-125万辆。同时,当前江苏全省44家企业总申报产能超过170万辆,已远超全省产能需求,而且仍有不少企业准备提交资质认定申请或准备投资建设。
图表11:截至2022年底江苏省各地市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22年,全省报废机动车回收17.5万辆,约为保有量的0.7%,约为目前企业总申报产能的10.3%,全省现有报废机动车年拆解产能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新的投资项目必须严格论证,防范相关市场风险。
面对广阔的报废汽车拆解市场及当前行业现状,要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拆解技术水平,改变传统粗犷的回收拆解模式,提升企业回收规模,培养一批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
更多关于报废汽车拆解和再生利用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年中国报废汽车拆解和再生利用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公司总部: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及再融资募投项目可研、细分行业尽调、产业园区规划等
客服热线:段先生13480610575,刘先生14776264685(微信+电话)
联系邮箱:WBZX2019@163.com
公众号:韦伯咨询、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