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作者: | 作者:韦伯咨询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2380 次浏览 | 分享到:
韦伯咨询: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通过锂离子(Li⁺)在正负极之间定向移动来实现充放电功能。它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消费电子及储能三个领域。其中车用锂电池,通常称为动力电池,是目前增长较快,未来预期最为乐观的应用领域。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是上一年行业总产值6000亿元的约两倍。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总体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二是行业应用加速拓展,助推双碳进程加快。

2022年,锂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及风光储能、通信储能、家用储能等储能领域加快兴起并迎来增长窗口期,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95GWh,储能锂电累计装机增速超过130%。2022年全国锂电出口总额3426.5亿元,同比增长86.7%,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技术进步加快步伐,先进产品层出不穷。

骨干企业围绕高效系统集成、超大容量电芯等方向加快布局,先进电池产品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50GWh/kg;柔性、耐低温、防水性的新型电池产品在冬奥装备上成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储能产品进一步融合,智能液冷技术等显著增强储能系统热管理水平,降低系统安全隐患。

四是行业投资热情高涨,全链加强协同合作。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仅电芯环节规划项目40余个,规划总产能超1.2TWh,规划投资4300亿元。上游产品价格高位震荡,锂电二阶材料价格反复冲高回落,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2022年均价分别达48.1万元/吨、46.4万元/吨。锂电企业通过投资参股、签订长单、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落地268个投资扩产项目,包括锂电池、材料环节,按公布投资金额的247个项目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投资总金额超1.4万亿元

2021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为327GWh,2025年锂电池市场需求预计超过1400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站稳第二梯队。预计到2025年国内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5亿元。锂电模组及PACK设备市场也有望受益,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更多关于锂电池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一、报告简介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由韦伯咨询锂电池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最终形成了涵盖锂电池行业政策环境、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主要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锂电池行业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一章 锂电池市场概述

第一节 锂电池简介

一、锂电池定义

二、锂电池发展历程

三、锂电池主要分类

四、锂电池工作原理

五、锂电池性能指标

第二节 锂电池生产流程

一、锂电池产品结构

二、锂电池生产工艺

第三节 锂电池产业链


第二章 中国锂电池市场政策与标准

第一节 锂电池市场技术标准分析

一、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标准

第二节 锂电池市场政策规划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三、锂电池消费税

四、《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五、《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六、《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七、《轻工业发展规划

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

九、《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政策概述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政策汇总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目标

第四节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政策规划

一、《 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

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四、《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五、《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六、《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指导目录》

九、《关于组织申报 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

十、《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十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十二、《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十四、《关于对“暂缓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议的函”征求企业意见的通知》

十五、《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十六、《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十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十九、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二十、《关于开通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的通知》

二十一、《关于加大对动力电池行业财税扶持力度的提案》

二十二、《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

二十三、进口关税

二十四、《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二十五、新能源汽车补贴技术要求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一、《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五、《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七、《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

八、《 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九、《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第六节 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一、《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废止)

二、《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

(一)《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

三、《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第三章 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总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锂电池市场产能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总产能

二、锂电池市场产能——产品结构

(一)按照应用分(小型+动力+储能)

(二)按照正极分(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第二节 中国锂电池市场产销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产量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产能利用率

(二)锂电池市场产量规模

(三)锂电池市场产量结构

二、锂电池市场销量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产销率分析

(二)锂电池市场销量分析

(三)锂电池市场销量结构

第三节 中国锂电池市场盈利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营收分析

(一)动力电池企业营收

(二)小型电池企业营收

(三)储能电池企业营收

二、锂电池市场单位价格

(一)动力电池单位价格

(二)小型锂电池单位价格

(三)储能电池单位价格

三、锂电池市场单位成本

(一)动力电池单位成本

(二)小型电池单位成本

(三)储能电池单位成本

四、锂电池市场成本结构

(一)动力电池成本结构

(二)小型电池成本结构

(三)储能电池成本结构

五、锂电池市场毛利率

(一)动力电池毛利率

(二)小型电池毛利率

(三)储能电池毛利率

第四节 中国锂电池市场财务分析

一、锂电池市场发展能力

(一)营收及增速

(二)净利润及增速

二、锂电池市场盈利能力

三、锂电池市场运营能力

四、锂电池市场财务风险

第四章 中国小型锂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小型锂电市场界定

第二节 小型锂电市场产能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总产能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产能——产品结构

三、小型锂电池市场产能——区域结构

(一)各省市分布

(二)各地级市分布

(三)钴酸锂电池区域分布

(四)锰酸锂电池区域分布

(五)磷酸铁锂电池区域分布

(六)三元锂电池区域分布

四、小型锂电池市场产能——企业结构

(一)小型锂电池企业总体结构

(二)钴酸锂电池企业结构

(三)锰酸锂电池企业结构

(四)磷酸铁锂电池企业结构

(五)三元锂电池企业结构

第三节 小型锂电池市场产销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产量分析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产能利用率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产量规模

(三)小型锂电池市场产量结构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销量分析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产销率分析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销量规模

(三)小型锂电池市场销量结构

第四节 小型锂电池市场盈利分析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营收分析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单位价格

三、小型锂电池市场单位成本

四、小型锂电池市场成本结构

五、小型锂电池市场毛利率

第五节 小型锂电池市场财务分析

一、小型锂电池市场发展能力

(一)营收及增速

(二)净利润及增速

二、小型锂电池市场盈利能力

三、小型锂电池市场运营能力

四、小型锂电池市场财务风险

第六节 小型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一、 C产品市场需求

二、电动两轮车市场需求


第五章 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概述

一、动力电池界定

二、动力锂电池界定

三、动力锂电池术语

四、动力锂电池产品尺寸

五、动力锂电池编码规则

六、动力锂电池发展历程

第二节 动力锂电池性能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

二、动力锂电池循环寿命

三、动力锂电池充电时间

第三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产能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总产能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产能——产品结构

三、动力锂电池市场产能——区域结构

(一)各省总体分布

(二)各地级市总体分布

(三)锰酸锂电池区域分布

(四)磷酸铁锂电池区域分布

(五)三元锂电池区域分布

四、动力锂电池市场产能——企业结构

(一)动力锂电池企业总体结构

(二)锰酸锂动力电池企业结构

(三)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结构

(四)三元动力电池企业结构

第四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产销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产量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产能利用率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产量规模

(三)动力锂电池市场产量结构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销量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产销率分析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销量规模

(三)动力锂电池市场销量结构

第五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盈利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营收分析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单位价格

三、动力锂电池市场单位成本

四、动力锂电池市场成本结构

五、动力锂电池市场毛利率

第六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按电池统计)

二、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按车型统计)

三、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

第七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财务分析

一、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能力

二、动力锂电池市场盈利分析

三、动力锂电池市场运营能力

四、动力锂电池市场财务风险

第八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节 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规模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走势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二)产销量与渗透率

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结构

(一)纯电动汽车产销量

(二)纯电动汽车产销结构

(三)插电式混动产销量

(四)插电式混动产销结构

第六章 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储能市场概述

一、储能市场界定

二、储能市场规模

第二节 化学储能市场

一、化学储能产品

二、化学储能市场现状

三、化学储能市场规模

四、化学储能市场结构

第三节 储能锂电池市场

一、储能锂电池市场应用

二、储能锂电池市场产能

三、储能锂电池市场产销

四、储能锂电池装机量

第四节 储能锂电池盈利分析

一、储能锂电池市场营收分析

二、储能锂电池市场单位价格

三、储能锂电池市场单位成本

四、储能锂电池市场成本结构

五、储能锂电池市场毛利率

第七章 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锂电池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市场需求趋势

二、市场供给趋势

第二节 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一、锂电池产能预测

二、锂电池产量预测

(一)小型锂电池产量预测

(二)动力锂电池产量预测

(三)储能锂电池产量预测

(四)锂电池总产量预测


第八章 中国锂电池市场企业经营分析

第一节 锂电池上市公司

一、公司

三、公司

四、公司

五、公司(港股)

六、公司

七、公司

八、公司

九、公司

十、公司

十一、公司(美股)

十二、公司

十三、公司

十四、公司

十五、公司

十六、公司

十七、公司(港股)

十八、公司

十九、公司(PACK)

二十、公司(PACK)

二十一、公司(参股)港股

二十二、公司

二十三、公司

二十四、公司

二十五、公司

二十六、公司

二十七、公司

二十八、公司

二十九、公司

三十、公司

三十一、公司

三十二、公司

三十三、公司(港股)

三十四、公司(美股)

三十五、公司

三十六、公司

三十七、公司

三十八、公司

三十九、公司

四十、公司

四十一、公司

四十二、公司

四十三、公司

四十四、公司

四十五、公司

四十六、公司

四十七、公司

四十八、司(A股)

(一)企业简介

(二)动力电池

(三)氢燃料电池

(四)回收利用

四十九、司(计划上市)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产品

(三)锂电池产能

(四)锂电池销量

(五)锂电池盈利

(六)锂电池客户

(七)回收利用

五十、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产能

(三)锂电池营收

(四)锂电池产销量

五十一、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财务

(三)产品营收

(四)企业 (正极材料+前驱体)

(五)企业 (前驱体)

(六)锂电池

(七)回收利用

(八)客户结构

(九)供应商结构

(十)原材料采购

五十二、公司(港股)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正极材料业务

(四)储能业务

(五)新能源汽车

五十三、公司(港股)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战略

(三)锂电池

(四)锂电设备

五十四、公司(港股)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隔膜

五十五、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镍氢电池

(三)锂电池

五十六、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储能业务

(四)石墨烯

五十七、公司

五十八、公司(PACK)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五十九、公司(PACK)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PACK/电机

(三)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四)新能源汽车运营

六十、公司(PACK)申请上市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产品

(三)锂电池营收

(四)锂电池毛利率

六十一、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隔膜业务

(三)电池业务

六十二、公司(参股)

六十三、公司(参股)

六十四、公司(参股)

六十五、公司(参股)

六十六、公司(参股)

六十七、公司(参股)

六十八、公司(参股)

(一)企业简介

(二)镍氢电池(出售)

(三)锂电池

(四)正极材料

(五)锂矿

(六)氢燃料

六十九、公司(参股)

七十、公司(参股)

第二节 锂电池新三板上市公司

一、公司

二、公司

三、公司

四、公司

五、公司

六、公司

七、公司

八、公司

九、公司

十、公司

十一、公司(PACK)

十二、公司(PACK)

十三、公司(PACK)

十四、公司(PACk)

第三节 锂电池非上市公司

一、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四)正极/负极

(五)储能业务

二、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燃料电池

(四)固态电池

(五)储能业务

(六)报废回收

(七)新能源汽车

(八)新能源汽车运营

(九)低速电动汽车

三、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财务分析

(三)锂电池产品

(四)锂电池产能

(五)锂电池销售

(六)客户结构

四、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锂电池

(三)锂电池正极

(四)储能业务

(五)锂矿

五、公司

六、公司

七、公司

八、公司

(一)业务简介

(二)研究机构

(三)锂电池产品

(四)锂电池产能

(五)锂电池盈利

(六)客户结构

九、公司

十、公司

十一、公司

十二、公司

十三、公司

十四、公司

十五、公司

十六、公司

十七、公司

十八、公司(PACK)

十九、公司(PACK)

二十、公司(PACK)

二十一、公司(PACK)

二十二、公司

二十三、公司

二十四、公司(PACK)

二十五、公司(PACK)

二十六、公司

二十七、公司

二十八、公司

二十九、公司

三十、公司

三十一、公司

三十二、公司

三十三、公司

三十四、公司

三十五、公司

三十六、公司

第四节 锂电池外资企业

一、公司

二、公司

三、公司

四、公司

五、公司

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