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作者:韦伯咨询 | 作者:pmo8249b6 | 发布时间: 2019-12-15 | 19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按世界银行的模型预测,2035年和2050年中国垃圾产生量将分别达到5.48亿吨和6.52亿吨/年。再按前述焚烧60%、填埋20%、资源化20%的垃圾处置结构估算,到2035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年处置量分别为3.29、1.10、1.10亿吨;2050年,处置量分别为3.91、1.30、1.30亿吨。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历程回顾

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相差大,参照日本和美国经验,选择了焚烧和填埋并重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2004-2017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害处置比率从31.3%下滑到1.7%;无害化焚烧比率从2.9%快速上升到39.3%;卫生填埋比率从44.4%上升到55.9%。

图表 1: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处置量(2004-2017)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韦伯咨询

图表 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处置比例(2004-2017)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韦伯咨询

中国的生活垃圾回收量未列入无害化处置,也没有相应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由于大量拾荒团体的存在,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废纸、废电器等可回收物品在源头即被分拣出来,和工业垃圾一起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进行处置,这部分回收量并未计入官方统计的清运量。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回收废塑料1693万吨、废纸5285万吨、废玻璃1070万吨、废电器373.5万吨、废纺织品350万吨。

图表 3:2016-2017年中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情况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商务部

二、未来中国生活垃圾处置结构预测

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以最先实行的上海为例,垃圾被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最为明显的是,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单独分出、转运和资源化处置,使得今后中国生活垃圾回收比率可以统计,生活垃圾回收率将显著提高。其次,干垃圾的分出使得垃圾热值提高,吨垃圾发电发热效率提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年欧洲堆肥处置大约占比10%-15%,美国的堆肥处置比例为8.9%。日本在2000年之后最严格的垃圾分类铺开,而其他减量处置中堆肥和沼气化等处置方式并未有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一年中绝大多数时节高温多湿,垃圾堆肥容易腐烂,并且堆肥产品消纳空间有限。此外,由于日本的垃圾焚烧比率长期维持高位,垃圾焚烧设施的产能高企,只是为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重新大量建立堆肥设施并不经济。日本通过在焚烧前增设脱水、水处理等设施来处理热值不足的湿垃圾。但正是因为实行了垃圾分类,焚烧热值配比更好控制,燃烧效率提高、有害气体产生量降低、焚烧炉损耗降低,垃圾焚烧才更加安全、经济。

参照日本的情况,未来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焚烧量占清运量的比例有望从50%进一步提高到70%,资源化的比例将提升到20%,填埋占10%。中西部地区参照美国路径以填埋为主,填埋占比50%,焚烧30%,资源化20%。全国整体来看,垃圾处置可能形成焚烧占60%、填埋占20%、资源化处理占20%的结构。

图表 4:未来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结构预测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

三、从长远来看,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置仍有较大增量

按《“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中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其他处理设施能力将达到59.14、47.71、3.64万吨/日,按330工作日计算,折合年处理产能分别为1.95、1.57、0.12亿吨。

按世界银行的模型预测,2035年和2050年中国垃圾产生量将分别达到5.48亿吨和6.52亿吨/年。再按前述焚烧60%、填埋20%、资源化20%的垃圾处置结构估算,到2035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年处置量分别为3.29、1.10、1.10亿吨;2050年,处置量分别为3.91、1.30、1.30亿吨。

图表 5: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及资源化年处置量预测(亿吨)

203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数量和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韦伯咨询

以上资料来源于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深度研究报告(2020年最新版)》。

该报告由韦伯咨询环保行业研究专家团队耗时数月,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引用国内外权威数据,运用科学的产业研究模型及方法分析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最终形成了涵盖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主要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内容详尽的深度研究报告,对预知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