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2021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主要壁垒及竞争格局分析(多图)
作者: | 作者:pmo8249b6 | 发布时间: 2021-12-08 | 2208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涵盖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政策规划、市场需求及规模、竞争格局分析、全球市场及各国发展现状、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深度内容和全面数据。

《报告》对预知建筑垃圾处理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建筑垃圾危害巨大,建筑物拆除和施工是主要来源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建筑垃圾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的侵蚀作用,随意丢放的建筑垃圾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质量、土地质量评估等都有恶劣影响。

建筑垃圾按照来源分类,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

从我国建筑垃圾的构成分布来看:拆除旧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全国总量的3/5,新建筑的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1/3,其余少量是建筑装修产生的。因此,建筑物的拆除阶段和新建筑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垃圾治理的主要节点。

图表1:我国建筑垃圾产生的主要环节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中国砂石协会、韦伯咨询

二、我国建筑垃圾总产量达10亿吨级,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偏低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建筑垃圾的统计制度,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的上报材料。由于相关数据的缺乏,导致关于我国建筑垃圾产量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就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应该在十亿吨数量级已达成共识。

(1)根据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介绍:全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亿吨。部分城市存在缺乏消纳处置设施,综合利用不足,全过程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2)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指出:目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18亿吨,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除少量用于工程回填和再生利用外,大部分仍简单堆放处理。

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我国仅为5%,远远低于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已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

图表2:各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对比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大企业不断涌入建筑垃圾处理市场

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主要壁垒包括政策壁垒、区域壁垒以及资金壁垒等。未取得特许经营的企业无法开展建筑垃圾的运输及处理业务,跨省市或者一定区域的运输也受到严格监管和相应的限制,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单价较高,生产线的投资相对较高。

此外,建筑垃圾处理行业须经过长时间选址及环境评级,存在较高行业壁垒,导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集中度低。目前行业中体量最大的郑州鼎盛、上海山美以及黄埔再生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均未超过10%。

伴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项目市场也逐渐活跃。比如早在2018至2019年间,上海环境就新签嘉定、松江项目,涉及建筑垃圾业务投资额达11.57亿元,截止到2020年底,两个项目均已完工。

2020年以来,多家社会资本涌入建筑垃圾市场,成功签下大单。具体包括维尔利以及中国光大国际等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大中型民营企业。

图表3:2020年以来建筑垃圾处理重大中标项目概况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中国招标网、韦伯咨询整理

七、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潜力巨大,细分领域投资价值凸显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上游建筑施工、中游建筑垃圾运输、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制造和下游建筑垃圾回收、再生制品销售等几个环节。从废弃垃圾到再生制品的转变,是整个建筑垃圾产业能持续发展并壮大的关键,与此相关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也逐渐显现。

目前中国建筑垃圾回收产品正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如六安市自2015年获批安徽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已开展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所使用的回收混凝土再生骨料由加工建筑垃圾得到,价格比天然砂石料低10%,且粘聚性、和易性、流动性均优于天然砂石。此外,项目中采用的回收砖亦利用破碎、筛分后的建筑垃圾、水泥加工得到,砖块强度高于国家标准的20%,且制造价格明显低于黏土砖,有效降低建筑成本。

在国家宏观政策扶持、行业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和行业技术水平持续革新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6-2020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装配式建筑规模的扩大有望带动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产业的发展。

图表4:2016-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及其增速(亿平米,%)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住建部、韦伯咨询整理

近几年,砂石短缺,砂价高涨,在国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支持下,再生骨料关注度迅速攀升。建筑垃圾生产为骨料的转化率可达85%,1吨的建筑垃圾可产生0.85吨的再生骨料、0.01吨废钢,其余为其他垃圾。再生骨料的销售价格约为天然砂石材料售价的60%左右,能够有效降低40%以上的建筑成本,在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

图表12:近十年砂石骨料价格走势(元/吨)

资料来源:中国砂石协会、韦伯咨询整理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规范建筑垃圾堆存、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将建筑垃圾用于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不断提高利用质量、扩大资源化利用规模。这将大大推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制备再生骨料产业的发展。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