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0610575,

14776264685,

截至2021年3月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能力近8000万吨/年
作者: | 作者:pmo8249b6 | 发布时间: 2021-12-03 | 854 次浏览 | 分享到: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涵盖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政策规划、市场需求及规模、竞争格局分析、全球市场及各国发展现状、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深度内容和全面数据。

《报告》对预知建筑垃圾处理需求前景、国家政策走向、竞争对手的业务布局、紧紧抓住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制定公司应对战略与实施方案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建筑垃圾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的侵蚀作用,随意丢放的建筑垃圾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质量、土地质量评估等都有恶劣影响。

建筑垃圾按照来源分类,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

从我国建筑垃圾的构成分布来看:拆除旧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全国总量的3/5,新建筑的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1/3,其余少量是建筑装修产生的。因此,建筑物的拆除阶段和新建筑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垃圾治理的主要节点。

图表1:我国建筑垃圾产生的主要环节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资料来源:中国砂石协会、韦伯咨询

从建筑垃圾处理实施和项目来看:早在2018年,北京市就相继在朝阳区东坝、昌平区沙河、平谷区夏各庄、通州区建成4条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置线,可产生年建筑垃圾处理能力270万吨,相关区域90%的建筑垃圾通过专业处置实现变废为宝。

截至2021年3月,北京市共设置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厂5处、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86处(主要用于解决集中产生的拆除垃圾),设计资源化处置能力接近每年8000万吨。同时,还设有建筑垃圾填埋场13处,弃土利用点300余处,用于收纳利用工程弃土。

更多关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关注韦伯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或者点击查看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


最新!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多图